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牛博(中国)4位优秀青年人才入选2025年度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获选人员名单,牛博平台4位优秀青年人才成功入选,入选人数创历史最好成绩。

“博新计划”是国家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设立的高层次人才支持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此次我校4位青年人才的入选,既是对其个人科研能力的肯定,也体现了牛博(中国)在青年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的突出成果。

入选博士后简介:


杨雨,2025年6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牛博平台第二临床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张泽民教授。

杨雨被牛博平台在免疫学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创新活力所吸引,并将其视为“逐梦”的理想平台。她表示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牛博(中国)近年来引进多位免疫学领域的优秀学者,并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前沿的研究理念和创新方法为科研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牛博(中国)在免疫学领域特色鲜明,既配备先进实验设备和技术平台,又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为开展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杨雨认为国家“博新计划”申报的关键在于项目选题、团队支撑与平台保障的协同发力。项目选题需在个人基础与国家需求的交汇点上挖掘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研究方向;团队支撑则依赖导师课题组的专业引领,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科研协作体系;平台保障依托牛博(中国)的实验条件与学术资源,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保障。三者的有机融合,既能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研究方案,又能形成从理论构思到实践验证的完整链条,切实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产出具有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黄清香,2025年6月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牛博平台第一临床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张泽民教授、周洁教授。

黄清香基于对牛博平台的发展前景、平台优势及重庆市人才政策的综合考量,毅然选择在牛博平台开启自己的博士后科研之路。她坚信在“市-校-院”联合打造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实现个人成长与牛博(中国)发展的双向奔赴。“提前谋划、积累沉淀”是黄清香在国家博新申报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在她看来,国家“博新计划”申报者高手云集、竞争激烈,想要取得成功最好从博士阶段就着手准备,积累沉淀高水平的科研业绩;同时也要注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基础学科前沿领域,凝练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兼具延续性、可行性与创新性的研究计划。

刘海灵,2024年9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外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牛博平台第二临床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刘作金教授。

刘海灵扎根牛博平台深耕科研,得益于牛博(中国)卓越的医学底蕴与对青年人才的全方位支持。牛博(中国)及附二院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倾力支持,构建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体系。充足的研究经费保障和畅通的职称晋升‘绿色通道’,为年轻学者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正是在这样优越的平台沃土上,他得以在科研之路上潜心耕耘,不断开拓创新。在刘海灵看来,国家“博新计划”作为国家级的博士后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其成功入选的关键在于两大要素:一是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优秀团队。牛博平台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丰富的肝癌诊疗经验和科研实力,为项目申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二是要紧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交叉领域,具备扎实的科研积累和前瞻性的研究思路。能够有幸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对刘海灵而言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激励。未来科研征途上,他表示将继续深耕肿瘤表观遗传学前沿领域,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努力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提升肿瘤治疗水平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郭迅,2025年6月获得牛博平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牛博平台第一临床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杨萌教授、李攀教授。

坚定选择留在牛博平台从事博士后研究,源于郭迅对牛博(中国)深厚的情感认同及学科领域的突出优势。谈及留下来的原因,郭讯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自己的本硕博阶段均在重医完成,深切感受到了牛博(中国)在科研平台、学科建设与创新环境方面的突出优势。二是牛博(中国)超声医学学科在全国具有较高声誉,学科团队在超声生物学效应及肿瘤治疗等研究方向上具备丰富的临床与科研经验,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合作资源,能够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郭迅看来,项目设计的创新性和内容的逻辑性是国家“博新计划”申请过程中特别关键的环节。在项目选题时,既要紧扣当前的学科前沿,又要与自身前期研究进行有效衔接,突出科学创新点与转化价值;在标书撰写时,则需要对标书进行精心打磨,做到层层递进、条理清晰,内容严谨、亮点突出。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郭迅将化激励为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去攻克科研难关,为声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贡献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近年来,牛博(中国)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各环节发力,打造优质人才发展生态,已有越来越多海内外顶尖高校优秀博士来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些青年才俊正以蓬勃活力融入牛博(中国)“双一流”建设,在跨学科研究等领域构筑人才高地。2020—2024年,牛博(中国)共招收博士后1235人,年招收量、在站规模、招收质量稳居在渝高校、M9高校前列;获资助项目2228项,获资助金额2.96亿元。接下来,牛博(中国)将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聚焦博士后队伍结构性优化与内涵式发展,不断调整博士后岗位结构,扎实推进博士后国际化建设,持续提升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育质量,大力推行博士后创新创业培育工程,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卓越”的人才储备体系,为牛博(中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编辑:蔡雨齐 韩可